华阴。
杨再兴这一族,是弘农杨氏旁系一支。
杨彪虽无祖辈的胆识和睿智,但得杨家数百年积淀传承,培养了杨彪敏锐的政治嗅觉。
长安大乱,杨彪在乱局中,斟酌权衡,寻找既能保住弘农杨氏基业,又能保住自己政治前途的办法。
文天祥等人的行动,太过草率冒险,参与其中,可能导致灭门之祸。
天子有难,坐视不理,既有悖家门祖训,也将成为天下人声讨的对象,会彻底葬送政治前途。
杨彪思前想后,才让杨修通知华阴旁支杨氏族人,在必要时,奉迎圣驾,保护天子安全。
如此安排,若文天祥的东归计划失败,杨氏可以舍车保帅,杨彪在朝中还有周旋余地。
若天子能够逃出潼关,杨氏也有勤王护驾之功。
……
杨再兴枪挑华雄,潼关西凉兵没了首脑。弘农杨氏早已花了重金,买通华雄麾下校尉、部曲。华雄一死,再无人阻拦,弘农杨氏备好了车辇和马匹,圣驾终于驶出潼关!
虽只一关之隔,但对小皇帝刘协来说,关东的天和关中仿佛都不是一个颜色,空气都不是一个味道。
忧郁多年,尚不足十二岁的刘协的脸上,挂着令人可怜的沧桑。
潼关越来越远,小皇帝刘协的心情也越来越舒畅,脸上渐渐泛起天真的笑容。
伏、董两位贵人,从未见过天子如此开心,也跟着兴奋起来。
两位贵人入宫后,一直被董卓派来的宦官监视。无拘无束地说话、甚至大声说话,都是一种奢侈。而今天,帝妃三人可以尽情地享受这份奢侈。
伏完、董承及随行朝臣,经历了十多天的磨难,也终于露出欢颜。吟咏畅谈,不亦乐乎。
几名乘马的朝臣,憧憬着回到洛阳后。该如何论功行赏。文天祥和郭侃策划了整个行动,几名朝臣将他们二人捧为头功的同时,不忘含蓄地表表自己的功劳。
郭侃吴用并驾走在队伍最前面,他们无心参与这些无聊的议论。表情没有丝毫轻松。
潼关过了,谁知道前面还有多少风险。
“唉……”郭侃重重叹了口气。
吴用知道他所虑何事。“文博士毕竟是大汉朝臣,李傕虽残暴,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。待天子还驾东都后,吴某恳求我家主公刘刺史出面。和李傕交涉,放文博士回归东都。”
“但愿宋瑞平安。”郭侃叹了口气。除了担心文天祥,他也在为自己的前途而感忧虑。
他久在军中,习惯军旅生活,厌烦朝堂争斗,却身不由己。
郭侃性直,说话不绕弯子。“朝中对刘刺史褒贬不一,吴先生怎么看。”
吴用呵呵笑了。“有褒有贬。郭校尉相信哪一方?”
“吴先生莫怪,郭某对刘刺史并无成见。刘刺史抗击匈奴,惠及民生。郭某佩服。只是,强夺张稚叔的上党,郭某不以为然。”
“属下不会议论主公之短长,至于上党之事嘛,吴某建议,郭校尉有机会问问董昭董公仁和徐晃徐公明。他们都曾为张稚叔效力,所说更为公允。”
……
王伯当杨再兴等人殿后。
王伯当一身豪气,喜爱结交,真心佩服杨再兴的武艺,赞不绝口。
杨再兴话不多。但王伯当会说话,说的又是溢美之词,杨再兴听得高兴,也愿意多聊几句。
从王伯当那里。杨再兴了解了更多有关并州和刘芒的情况。
听说王伯当原是盐池盐枭,竟然愿意舍弃富贵,投身刘芒,杨再兴对刘芒的印象更好了一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