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18章 征东都护府(2 / 2)

朱慈烺左右为难,难以取舍,漠南蒙古降而复返,不打不行,打蒙古也相对容易一些。

以科尔沁部为首的三盟联军,出了长城没折腾几天,就被龙武军像赶鸭子一样赶回去了。

漠南蒙古的兵力并不多,战斗力也不强,明军西征蒙古困难之处主要是后勤补给,水土不服。

朱慈烺首先排除了两线用兵的次略,以明军的兵力和战力,可以支持两线作战,但战争打的是后勤和物资供应,涉及到征调民役等一系列的问题。

不同区域的两线作战,消耗的人力物力远比单一战场大得多,需要设立两个后勤供应中心,什么都需要搞两套供应,历史上的大明就是被两线作战拖垮了。

尤其是崇祯十三年和崇祯十五年这两三年,松锦大战抽光了九边所有精锐,十几万明军在堵在辽东打满清,中原各省的十几万兵力又集结在开封府打朱仙镇大战,打李自成,一南一北彻底耗光了大明最后的力量。

其实在崇祯十五年时,历史上的崇祯就已经知道大明要完蛋了,时常提到气数二字,但他还是挣扎了两年。

朱慈烺自认为要是自己空降到崇祯十五年两场大战后,也没法救大明了,只能干瞪眼。

毕竟狠人孙传庭已经证明了,根本玩不动,什么都迟了,后勤不继,打个屁的仗!

即便崇祯不催促进军,明军迟早饿到兵变,不战而溃。

历史的教训是惨痛的,任何形式的双线作战,朱慈烺都会尽力避免。

朱慈烺越想越头痛,现在是六月份,冬天的后勤补给成本会更大更困难,要打就要尽快打,必须在十月份天气寒冷之时结束用兵。

想到这里,朱慈烺向南京的内阁征询了意见。

听闻皇帝准备继续用兵,内阁的奏本如同雪花般飞向沈阳,大多是持反对意见,各人言说前线军队的后勤供应、粮食、弹药、物资等严重不足,已经不足以支撑下一步的战事了。

为了这此北伐,数年来江南积累了充足的物资,但明军连续作战,补给线拉的太长了。

天武军和靖武军的补给还好,一直走的沿海地区,出关后的关锦之战也是在靠近大海的辽西走廊打的,海运补给消耗小。

但自从收复沈阳,明军继续往北,那补给线就远了,加上天气和地形的因素,后勤的供应运输带来了巨大的困难。

除了辽东的战况,还有中原战场,陕西、山西等地,远离江南,多山多水,后勤颇为困难。

中原地区虽然被明军收复,但由于很多地方受灾高达十几年,加上战乱造成了大量百姓颠沛流离,安抚赈济灾民更是需要天量的粮食。

内阁首辅杨廷麟上书言道:“陕西等收复之地还未稳定,已有部分百姓向流寇、盗贼转化的趋势,如果不尽快安抚制止,很可能会引发大规模动乱,望陛下三思!”

户部尚书张国维也是从战后重建方面反对,言说中原地区久经战乱,现在己经十分荒废,现在刚刚收复,急需招抚居民,恢复生产,如果继续对北方用兵,中原地区秋播造成一定的影响,恢复重建工作就还要推后。